作为历史名校的庄河市实验小学,始终跻身教育教学改革最前言,历任领导一直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关怀下,在进修学校的引领和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2月,由于学校内部体制变化,连续加入的新教师,使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年轻队伍,愈发显示出朝气和活力,但实践经验的缺乏又成为工作的阻力,于是,我们乘“教师教育”的快车,把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做为工作重心,从此全力打造发展型教师队伍的校本研修活动全面铺开。
下面仅就具体做法与到会领导和同仁交流。
一、建章立制,为校本研修的实施保驾护航
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前提,我们的措施是:
1、组织保障。“双规”、“双组”是我们的主要做法。首先学校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个人五年发展规划。然后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和“校本中心研修组”。校长做为第一责任人,每逢活动,坐阵调控。主管教学副校长承担研修的直接引领和指导。教导处、教研组长、学年组长以及学科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监督研修过程。这样以来,构建了由“决策-操作-监督”的“研训一体,管研结合”的校本研修体系。
2、心理保障。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是对教师培训的一种方式,更是教师自我实践和体验收获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情绪很重要。为了营造浓厚的人情氛围,我们把注重教师工作的张驰有度,轻重缓急作为工作准则。如各种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研修时间和内容的调整,疲倦和失落时的谈话,一段辛苦研究后小小的奖励,都会使教师心情愉快,接受并参与研修活动。
3、时间与空间保障。周三下午集体学习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化;教研活动经常化;培训活动长期化;为校本研修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化,大家分工协作,提供研修保障。
4、物质保障。学校为教师的成长和提高,舍得投入,大力支持。如:派领导、教师外出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校园内全员参与式的同台竞技活动从不间断,贯穿在每学期的计划中。如:演讲比赛、才艺展示、即兴作文、论文交流等等。活动规则是:全体参与,不许弃权。
5、管理保障。为确保研修的实效性,我们相继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专业引领制度》、《同伴互助制度》、《自主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和《校本研训档案管理制度》,并且与学校内部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挂钩,每个人平日工作努力的程度决定着最后的结果。
6、评价保障。让事实说话是我们的一贯做法。教师的自身表现成为一种行为积累,不论是研修过程中的行动还是结果,都让教师有目共睹。特别是质量测试办法,更让教师心服口服。平日测,期末也测;卷面测,口头更要测,既测知识,又测能力,这样公正、公开的评价和奖励,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优绩优酬管理,促成了人际和谐、公平进取的良好局面。
二、任务驱动,使教师的自主学习水到渠成
在研修过程中,“教师教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学校首先依据“庄河市‘十一五’期间小学教师教育实施意见”精神,结合进修学校“教师教育办公室”的具体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培训学习计划》,把教师培训的七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做到责任到人,制定计划,列出培训提纲。并对老师实行了任务驱动:每学期写自学笔记、教学随笔一万字;每月上交一篇以上文字材料(学校分专题布置);每天出示粉笔字小黑板等,这些作为硬性任务必须完成。
1、撰写读书笔记。有限的集体学习时间外,每周保证2小时自学时间,完成笔记5000字。每周上网浏览教育教学网页,压力变成了动力,现在校园内主动学习的教师已成主流,自己买电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2、撰写教学随笔。在行动研究中,教师要勤思考、勤总结,教师随时随地写随笔已经习惯成为习惯,他们在随笔中思考、探索、提炼、成熟并提高着,现在每学期5000字随笔和每月一篇的文字材料已不再是压力。正如一位教师在随笔中写到: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实验小学教师因思考而变。
3、编写教学资料册。随时积累阶段研修成果,编辑成型资料册,为教师实践提供依据,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如:收集教材疑点,编写探究交流册;总结训练规律,编写口算训练和应用题训练手册;寻找读写结合点,编写“读写同步行”;归纳知识点,缩写“基础知识与阅读”练习册,同时,把老师的文字材料分类装订,把好的文章收编到校刊里,这些工作是副校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的特殊任务。
三、专业引领,为教师队伍的发展铺路搭桥
多渠道挖掘专业引领资源,将“外引”和“内用”相结合,体现多层次引领,自外到内形成合力,为研修的实施提供了业务保障。
1、重视“外引”。①专业人员引领。承蒙进修学校的的厚爱,借助多次承担的教研机会,让全体教师在参与中,得到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同时,享受教科部的偏爱,使我们走上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道路。其间,教师教育的内容和行为引领,确保了我们研修的方向。其次,及时、认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在校际联动中,得到其他学校的引领。珍惜每一次领导和专家来校指导工作的机会,面对面感受专业引领。除此之外,教科研人员的辅导更是我们的最爱。②远程引领。观看崔峦、刘德武、李晓梅等专家的讲座录像,参加上级组织的远程培训,做到不漏科目不漏人。现在部分教师在网上同专家、学者的对话中,得到了好评。
2、加强“内用”。在校本研修中,教师队伍中的“专业引领”,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持久性。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层层引领。上级的政策和教科研部门的信息引领校长,副校长从教师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研修计划,引领中心研修组成员指导教师具体实践。②交流引领。老师每月上交一篇文字材料。发现好的典型,随时组织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引发教师思考。③骨干引领。每次教研活动前,副校长同骨干教师拟定引路课模式,然后在教研组内广泛研究,集体形成思路。骨干教师的引路课拉开了实战型研究活动的序幕。每次教研活动后,都有优秀课例展示,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发现教师在朗读、口算等单项训练中有特色,学校会随时组织教师实地学习。④“特长”引领。在教育教学中,只要你有过人之处,就会不断有人去请教。如现在指导全体教师写粉笔字的就是五年级的一位班主任老师。⑤“同伴”引领。取长补短,携手助教已成为教师队伍的良好风气。集体备课时各抒己见;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平时主动约课成为惯例。现在,让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从课堂教学、学生训练、班级管理和个人提高几个方面,自由结成帮学对子的做法,我们正在尝试中,也将关注帮学情况。校园内,大家在工作中是伙伴,在生活中是朋友,彼此间和谐共处,不经意间,你会被别人的勤奋、热情、进取的言行所感动,你自身的修养、底蕴和风格也会无声的影响和感染别人。
四、同伴互助,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抛砖引玉
校本研修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只有阶段工作的侧重,没有间断。我们在探索中构建了“专题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总结提升”的研训模式。
1、问题引专题——求真。
2006年以来,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理性的自觉”、“个人电子档的制作”等全员培训,同时通过学科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还借助观察、听课、问卷调查和谈话等形式,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把普遍性问题,确定为研修专题,实施分类培训。如:语文学科,针对在“小学生生活化作文实验”研究中,教师难于找到教材中习作的训练点,我们聘请了大连教育学院夏德刚老师进行专题培训。并确了“以课文为例子,加强阅读和积累,落实读写结合”、“上好口语交际课,为读写结合奠定基础”、“重视习作的指导和评改,切实提高习作质量”、等研究专题;数学学科,围绕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和不解,利用“新思考网”的远程资源服务平台,观看了专家对“运算教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辅导讲座和解疑答惑;确立了“重视口算训练,提高计算准确率” “细化教材,找准知识点、重设练习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研究专题;针对部分教师存在的消极思想,开展了两次以“教师的爱与责任”为主题的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家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在研究中反思自我,彼此借鉴,携手共进。
2、全员齐参与——求实。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教学研究集体是我们信守的研修宗旨。如:每月人均一篇文字材料,两名副校长亲自过目,不合格的决不迁就。每学期为督促教师进行专题研修而设置的“达标课”,必须全员参与。首先由学校按年级和学科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统一时间内独立完成备课,主管领导审阅教学设计,了解教师把握教材情况,并逐一提出建议。允许教师通过再学习、再研究,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同课异构”式教研活动开始了,学年组互相听课、评课和反思。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分别进行实录,避免了因研究活动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活动结束后,让教师看自己的实录,找出自身不足,看别人的实录,学习可取之处,并进行再实践。学校对不达标的课进行跟踪指导。
3、互动中研究——求细。我校的教研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在于激发个人钻研、集体研讨的积极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引路课、诊断课、达标课、展示汇报课等等。这些课不单单停留在课堂,更关注对学生的训练以及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教师始终处于互动状态,每次活动都是教师长期实践和研究的开始。教研组根据教学内容经过反复研讨,才进入实践环节已经成为平常之举。目前,教师随时随地的交流和研究随处可见,当我们目睹教师如此投入时,有的是感动,更有新的思考。
4、携手同发展——求新。校园内教师的发展机会是均等的,只要你勤于钻研,兢兢业业,学校就会为你提供展示的平台。每次教研活动,都会推出新人,力求让更多的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以此激励教师敢于表现、公平竞争。两年来,我校在市级教研活动中,接连出现的新面孔,正是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
最令人感动的是实小教师的团队精神。教研活动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比比皆是。教具一人制大家用;一人上课,众人 参谋;发现问题,主动研究;一人有事,主动照应已成为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促使年轻的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学校没有辜负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厚望,自2005年以来,教师多次在庄河市级以上教研活动中做课,被评为优秀课的共有26人,其中大连优秀课10节,辽宁省优秀课3节,一些青年教师陆续在各级教研活动和各级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下一轮三级骨干教师参评中,将有任课老师的50%符合大连市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可以说: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实现了大面培养,全面提高的研修目的。
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形成,推动了学校的稳步发展。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辽宁省科研先进集体”;2005年荣获“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教师继续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4月,学校的课改经验在“大连市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上交流,与此同时,我校以《重视阅读积累,夯实说写基础》为题,在大连教育学院网站,把学校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参加大连市交流。同月,我校又以《立足校本研修,积极探索教师发展新途径》为题,在庄河市“十·五“教师教育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今年4月我校荣获“大连市校本研修示范校”称号。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好评,并以较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当然,我们深知:校本研修中还有许多未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一如继往的去完善。我们坚信:有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做后盾,经过我们更加务实的研究实践,收获的一定是校本研修的累累硕果。 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