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长手记 >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2年10月23日 14:09:07 来源:大连庄河市实验小学 访问量:1423

一、课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探讨新课程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和师德的评价系统。它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新课程理论和师德建设理论。应用价值在于通过此项研究使师德被教师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形成内部调控的自律机制,用理性的、清晰状态的、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调节师德建设中的诸种关系。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从确保新课改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使师德建设工作与新课程改革相统一,相谐调,被教师个人所认同并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形成内部调控的自律机制,用理性的、清晰状态的、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调节师德实践中的诸种关系。

三、研究内容、方法、进度安排与具体措施:

课题要论证以下观点(1)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2)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是全方位的,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3)新课程要求师德在传统的理想师德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教师的意识和行为都应适应新课程的方向;(4)搞好师德建设必须有良好的机制和科学的评价系统。

计划采用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实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此项研究。

第一阶段(2012年)立项;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师德现状分析(包括对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认识、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影响师德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师德建设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师德建设的现状等)。

第二阶段(20124月——200137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实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包括师德的内涵、师德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德建设机制、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系统等)。深入教育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普遍开展探讨、教育、发现典型、形成阶段性研究理论。

第三阶段(20137月——12月)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分工:

课题主持人:马庆和;课题组成员:柳晓玉、孙彬、邱双红、刘艳、孙桂民、鞠峰

    五、预期成果:

    此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为论文、研究报告等。

 

编辑:张吉庆
上一篇:根基校本研修,打造研究性教师群体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大连庄河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红岩路三段548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