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实验小学应急疏散演练预案

实验小学应急疏散演练预案

2014年06月10日 15:38:24 访问量:540

加强对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指导,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安全素养,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二、制定本方案的目的意义

方案立足于提升应急疏散演练的实际效果,明确应急疏散演练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涵盖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全过程通过实战型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三、适用范围

方案适用于我校小学部、幼儿园在开展针对地震、火灾等的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

四、基本原则

(一)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学校要确保参演师生的生命安全,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要提前谋划,提出预案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量避开雨雪等恶劣天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保证疏散演练既安全有序又有效快速。

(二)着眼实战,注重细节。演练要立足于模拟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要着眼于提高学校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师生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演练方案并将其细化、落实到演练的各个环节,保障演练的整体组织及每个环节科学合理。

(三)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地震、火灾等灾害留给人们的逃生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是2分钟左右,我校应急疏散演练最终的时间目标3分钟以内完成。

(四)立足实际,务求实效。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演练的主题,合理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形式、内容、规模、疏散路线和保障措施等。要重视对演练效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务求到达实效。 

五.相关要求:

1.应急疏散场所:一年级学生疏散到厕所对应的操场,五年级学生疏散到操场东南处。二、三、四、六年级学生疏散到操场课间站排位置, 幼儿园幼儿疏散到前操场,尽量疏散到操场中间的空旷处,远离教学楼。

2.应急疏散通道:南楼三个通道,北楼两个通道,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禁止将安全出口和教室、实验室等安全门上锁或堵塞

3.应急疏散路线:根据班级分布和建筑物结构,确定我校各班级疏散路线如下:  

南楼:

所有小学部学生都从西楼梯疏散,1.5  1.4每班两排  5.1一排,同时疏散, 1.2  1.3  1.1 每班一排同时疏散, 5.2  5.5  5.4  5.3每班一排同时疏散。

幼儿园小一班、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第一时间疏散,大班根据实际情况调控及时有序疏散,从东楼梯走南门和东门疏散。

北楼:

2.1  3.2  6.4   6.5  6.6  6.3每班两排,沿教学楼西面楼道疏散。2.2   2.5  2.3   2.4  4.5每班两排,同时走正门疏散, 3.1   3.3  6.2  5.4走中间西侧楼梯,3.4  3.5  4.3  4.2   4.1   6.1走中间东侧楼梯。

所有学生在楼道负责人的协调指挥下,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有序向操场撤离,2、3、4楼层的班级疏散时要兼顾到下一楼层的疏散情况,在附属教室上课、活动的学生由任课教师组织,根据上课地点选择合理通道疏散。

4.应急疏散用语:教职工在组织学生避险、疏散的整个过程中,应使用规范、简短、明确的疏散用语。

  5.应急警报信号:警报信号应具备很强的覆盖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并考虑在断电等特殊情况下的备选方案。有电的情况下,用广播播放警报信号,在无法或不能及时采取广播等辅助手段的情况下,用人工手动报警器播放信号。避险信号长鸣60秒,疏散警报信号长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共3分钟。

  6.疏散时间:从疏散信号发出到全体师生(除伤病师生外)疏散完成,原则上楼层较低(4层以下)、安全出口合理、通道通畅的学校应控制在3分钟之内。

7.应急演练次数: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可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可根据演练内容,以组、班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小规模应急演练

六:演练主题:

七、演练目的: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建立学校应急机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自我防范、保护意识和生存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自救自护、逃生知识,特举行一次安全演习。通过演习,使学校师生在危急时刻能合理有序的疏散逃生,同时,提高学生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和面临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

 八、演练时间    

   2013年:5月13日下午2:30

九、演练组织机构

1、演练领导小组

应急疏散演练总指挥:于娥

副总指挥:孙永锋   

现场指挥:王福成

成员:尚书满 于秀艳 马庆和 吕美霞 柳晓钰  姜云彩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总指挥要亲自组织,现场指挥,确保演练效果。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方案。 

2.组织协调组

组长:马庆和

成员:宋维旭    王美华  张永利

主要职责: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

2.宣传报道组

组长:于秀艳

成员:张吉庆    宋维强

主要职责: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的摄影、记录、计时、总结等。

3.疏散引导组

组长:吕美霞

成员:班主任  科任老师

常规演练,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其他人员到指定位置协调指挥。应急疏散,谁上课谁组织学生,班主任第一时间赶到本班疏散通道协助指挥疏散。

具体职责:负责科学编制和张贴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等;引导、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学生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附:常规演练各楼层疏散通道协调指挥人员安排表

 层  

中间走廊  

西走廊  

负责领导

北一楼  

孙美艳

 李艺卓 

马庆和  

北二楼  

孙晓莹  

赵赟  

 柳晓钰

北三楼  

尹美华  

刘庄  

于秀艳

北四楼  

于倩倩 

 李壮   

孙永锋  

楼层

东楼梯

西楼梯

尹美华

南三楼  

王富

李馨   

王福成

南二楼  

张清华  

姜丽华

尚书满 

南一楼

林立华

康鑫 

吕美霞 

南楼梯口  

张永利 

王美华 

  

 

4.抢险救护组

组长:柳晓钰

成员:孙淑娥  郭琴  魏丽娟  迟琳  王玉玲

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组应对受伤师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5.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福成

成员:邵莉  邹冰冰  杨威  王文凯  张盛家

具体职责:负责治安保卫工作,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秩序,拉响演练警报;通讯、标识、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各小组演练前应充分了解本小组职责,并将职责落实到每位成员;演练中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在疏散完成后各小组负责人应及时向总指挥进行反馈、汇报。学校可视演练主题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演练组织结构,以保证演练质量。

十、演练准备工作

1、演练前宣传教育

  学校根据演练的主题,在演练前依托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板报等传播载体,通过专题会议、班、校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全校师生宣讲疏散演练方案,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熟悉疏散程序、疏散信号、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后的集合场地和时间要求等。有针对性的组织师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

  2、演练前师生身体问询检查

  演练前要对师生身体情况做一次问询检查,凡有特异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演练前发烧、腿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  

 3、加强协调宣传工作。演练前学校应向教育局安全科报告。加强与公安、交管、地震、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邀请专业人员到校指导学校可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和周边单位,并通过广播、网站、横幅标语等方式,预告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避免发生误解、谣传和恐慌,保证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4、配备需要的装备器材,如:胸挂式应急工作证和指挥员、安全疏导员标志,手电、应急灯、口哨、对讲机、手持扩音器、医疗急救箱、灭火器材、警戒线烟雾发生器、警报器、场地标志等物品。

 5、张贴疏散线路图和指示标志。在每个教室、:办公室内或门后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

  十一、演练实施阶段

    演练实施包括避险科目、疏散科目。一般情况下,防震疏散演练依次实施避险科目、疏散科目;消防疏散演练直接实施疏散科目 。

     (一)避险科目                      

    1.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响起:“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同时避险警报信号(警报声、)响起,长鸣60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实验室、的教职工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3.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在12秒内完成。

  (二)疏散科目

   1.火灾发生后或者地震暂停后,需要进行疏散时,广播响起:“现在发生火灾(现在紧急避险结束),全体师生立即疏散”,同时,疏散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长鸣,长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共3分钟。

   2.在教室、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立即告知学生“按照疏散路线,快速疏散”,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进行疏散,并且根据教室、实验室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楼层,就近从疏散楼梯向下疏散。

   3.学生立即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学生应做到快速、猫腰、护头、掩鼻(遇到浓烟时,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东西捂住口鼻,并尽量降低行走姿势,以免烟气进入呼吸道。如果烟气特别浓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可贴近墙边爬行,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不拥挤,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声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4.疏散引导组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楼梯口、转角处、楼门口等)引导疏散,指挥学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视实际情况可喊“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如出现拥挤摔倒等突发情况,负责疏散引导的老师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等险情排除后,再组织学生有序撤出。待学生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

   组织协调组做好演练指挥、协调等工作;宣传报道组做好演练的记录(摄像、摄影等)和计时等工作;后勤保障组做好报警等工作;抢险救护组做好伤员救治等工作。

   6.学生疏散到避险场所后,应按照班级形成队列在指定位置站好,避免混乱。班主任或负责统计的人员进行班级、年级人员统计;抢险救护组检查学生身体、心理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组检查学校各项设施、物资等。完成后,各小组负责人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并根据总指挥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动。

   7.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十二、演练总结阶段

   (一)总指挥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演练的组织到位,各组人员责任明确,协调指挥很好,同时演练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演练路线有改动,有一个班级不明确,二是避险到操场的空旷处,虽然人多,但要往操场中间集中。三是学生对警报信号分辨不是很清楚,四是疏散的时间还要缩短,希望班主任结合本班级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教育,全校教职员工都要熟知方案,掌握自己的分工职责。

   

 

 

                             庄河市实验小学

           2014512 

 

 

编辑:无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大连庄河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红岩路三段548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