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案例 > 大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大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2013年05月27日 15:10:05 来源:大连庄河市实验小学 访问量:335
庄河市实验小学   吕美霞    刘 庄
 
        一、问题提出
 国内外教育家、教育工作者对所谓“学困生”的理解各不相同,表述也不一致。这里所说的“学困生”是指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暂时学习成绩落后,但有转变为中等生乃至优等生可能的学生。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绝不能忽视和放弃学困生的培养和教育。
在我国一些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多推行规模办学和集中办学,班级的人数逐步增多,不利于因材施教,久而久之,学困生必然增多。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师资少、班额大的问题在短时期内还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我校也是如此,大班英语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目前,我校各班级人数均在65至85人之间,班级人数较多,教学中教师往往顾不过来,在课堂上学生不能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而语言的学习必须要多说多练,时间一长,学生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我校各班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各班级已经产生了一部分英语学习的学困生,英语水平的低落对孩子们的后续学习设置了障碍,也严重影响了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在客观存在的“大班”英语教学中转化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机会,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质量,作为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二、研究过程
首先,分析了目前我校大班英语教学中转化学困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寻找对策。1、应从起始年级严抓英语教学质量,杜绝英语学科学困生的产生,为中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探索在大班额环境下师生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构建大班额环境下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以下,我们就近一年以来课题研究的过程做一个扼要的报告,总结经验谈论得失。
(一)研究大班额环境下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起始年级开始对英语教学中产生的学困生进行监测。
      绝大部分学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情绪学习习惯差,学习时举一反三的能力差,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势在必行。在英语教学中,我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情景教学,学用结合,充分创设情景调动学困生思维。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游戏、比赛、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得到提升。 
 2、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困生的学习程度本身也是有差异的,需要分层提问、分层指导、分层要求、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困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在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考虑学困生的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觉得学习英语不是件难事。提问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分层提问,把基础知识相关的问题给学困生回答,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坚信自己能够学好英语。
  在英语课堂中我时时让学困生感受到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所有的学生处处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有目的的帮助他们。批评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诚挚的爱和由衷的帮助,只有这样和谐的课堂与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让他们有兴致学习英语这门学科。
(二)贯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成功的英语老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把他们真正培养成学习的主人。英语教学中,我们总是创设情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教给学困生归类记忆、游戏记忆、歌曲记忆、同义记忆、反义记忆等学习法,让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还通过课后辅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困生的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开始学会学习。 
    2、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
      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我校英语角活动和英语晨读活动已经坚持多年,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实际,我们又为它们注入了新的血液。让学困生在英语角活动中积极的参与,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现在学困生已经能够大胆的开口说英语。课余时间我还设计了诸多的活动,如英语语篇朗读,教材英文歌曲大赛等,难度比较低,适合学困生参加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利用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学习,集体关注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为四人左右,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里面。利用小组的形式,相互检查,纠正错误,合作表演等,由优良的学生带动学困生。比如,教一篇新的语篇,在自读的环节,鼓励优良生与学困生一起朗读,在朗读的过程发现错误及时指导和帮助。在早读椒,也经常是分小组来读,每一小组有优生也有学困生,让优生带着学困生读,多读几遍后,学困生不但学会了不认识的单词,还能流利地把句子读出来,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还提高了阅读能力。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时我们要培养一些“小老师”,让他们帮助学困生解答英语难题,指导他们读英语、记单词,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每次测验后,学习成绩有进步的,这一组的优生和学困生就被评为“优秀小帮手”和“英语学习标兵”。这样优生愿意帮,学困生愿意学,班上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小气候。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就增加了许多小老师来帮助和指导学习相对困难的同学,在互教、互助的过程中既提高的成绩也收获了友谊。
以本课题牵动英语教学,针对研究中凸显的问题,我们研究相应策略,辅以实例支撑,然后进行再实践、再反思后,形成转化学困生的应用策略。在课题研究中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法:上网下载或阅读有关研究合作学习的文章资料,借鉴引用。
  2、实践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合分合”式分层学习模式及不同环境下实施策略。
  3、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质量检测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验证研究效果。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并作跟踪记录。
  4、对比法: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适应性以及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帮助,每月举行一次教学法调查,要与对比班进行对比。这样分段分期对比,发现差距,及时找出原因,寻找对策。
  5、案例分析法 :通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为提高大班额环境下转化后进生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实践素材。
三、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1学困生的成绩有了质的变化
教师的责任促使我们不断再学习、探索、反思、总结、提高。这一年内的科研工作是务实的,有成果的。我积极投入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吕美霞老师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庄河市英语学科“十大品牌教师”,并有幸参与了新版教材国家级示范课的录制,所任教的两个毕业班,五年级刚接班时是全年级英语成绩最低、学困生最多的两个班,及格率分别为89.83%和86.68%。经过这一年中与班主任老师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学困生全部转化成功,及格率百分之百,两个班学生在毕业考试中英语成绩优异,分别名列全年级第一名和第二名,其中一个班级80分以下仅一名学生,为孩子们即将开始的初中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刘庄老师执教毕业班和五年级三个班的英语课,所任教班级英语成绩均名列前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刘庄老师在教学视导听课中做课,在校本研修活动中与两位大连支教老师一起做课,在校级教研活动中积极参与多次上课,受到教研员和校领导以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在研究的过程中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吕美霞老师撰写的课题论文《浅谈大班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获国家级一等奖;还撰写了教育教学案例《感动》,记录自己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的感悟。刘庄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大班教学中如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学校教师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2、营造了宽松、愉悦、有序的课堂氛围
    学困生也享有了自由“言说”的权利。他们在课堂上有话可以说,有问题可以提,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和争论,从而使课堂充盈着宽松、愉悦、有序的气氛,课堂成了学堂。在这里,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了尊崇,主人的地位得到了确认,个性得到了张扬,潜能得到了唤醒,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了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单一向多样化转化。积极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学习方式已逐渐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多样的、主动接受式和主动发现式等转化。通过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践,多样性的、个性化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四、研究反思
 本课题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经过这一年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收益,在不断完善的教学实践中,学困生的转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此课题只是一个探索和尝试,在进行的过程中,有些方面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该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我们相对缺少专家引领,研究和思考缺乏一定深度;
   (2)学生一定要分层次教学,对于较好的学生,当堂可以按照计划完成任务,而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任务的完成就难以保证,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3)转化学困生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还要不断地去钻研、去学习。
    以上问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和逐步解决,集思广益,加以完善,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回顾这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虽有几多收获,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把收获作为继续探索的起点,让不足在实践中消失,使小课题研究在英语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1.《英语课程标准》
《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蔷《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
编辑:张吉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大连庄河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红岩路三段548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